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

兵行險着

兵行險着
顧小培
有一位讀者患了肺癌,去看醫生,醫生先用一個叫順銆(Cisplatin)的藥給他做化療,治了三個多月,果然癌塊大為縮小;跟着,接受醫生意見,進院做手術,把剩下的腫瘤割掉。可惜手術後一個月,癌症竟再復發了。這一次,醫生建議用標靶藥。病人接受建議,吃了三個月標靶藥卻完全無效。至此,醫生提議再次用化療藥,這次用的是所謂第二線藥;病人無可奈何,只好一試。但再過了三個月,第二線藥顯然也無效。到這地步,醫生已無藥可用,於是建議病人看中醫或是學氣功。這些另類療法,其實醫生自己並不相信,但本身既是束手無策,不妨放手,叫病人「博一博」,死馬當作活馬醫,希望他吉人天相。病人在無奈之中,聽說有一種叫「HDAC抑制劑」的抗癌藥叫Vorinostat(ZolinzaR),於是請求醫生寫處方讓他試服;醫生卻堅持不肯。雖然他曾建議病人看中醫,把命運付託於一些從未正式做過臨床測試的中藥上,換言之,行的是險着;但病人若這樣做,冒的險與他無干。現在病人要求他做的,是寫處方給病人去購買「標籤以外」的Vorinostat,對醫生來說,是責任重大。萬一病人吃了這藥出事,醫生可會有吃官司之虞,病人冒的險連醫生也拖了進去,在他來說,真的是犯不着。病人多次懇求,醫生也不為所動,推說即使Vorinostat對皮膚性T型淋巴瘤有效,由於沒有正式抗肺癌的臨床數據,他是一定不會寫處方的。
我對這位讀者說,醫生這樣做,無可厚非,因為假如病人在服了這藥後不幸去世,病人的家屬大可控告醫生用藥不當,屆時醫生難辭其咎,百辭莫辯。誠然,中藥沒有經過FDA要求的那種臨床測試,但各種中藥已被用了千百年,即使對肺癌無效,相信至少不會有害。加上有中醫師為其主診,西醫全無責任。另一方面,Vorinostat雖然已有FDA批文,但標籤對付的只是皮膚性T型淋巴瘤,不是肺癌;再者,人工合成的藥免不了有副作用,一個不好,可令病情雪上加霜。從醫生的角度看,無法向法官解釋為什麼他用了一個對抗皮膚性T型淋巴瘤的藥去對付肺癌,他的顧慮是可以了解的。每一個人在做任何抉擇前,有權考慮利益與風險;在「標籤以外」開方的做法來說,風險涉及病人及自身,何苦來由?
既然醫生有理由不處方給病人服用Vorinostat,有沒有一些補健食品可以在這方面派用場?我提議蘋果果膠(Pectin)和煙酸(Nicotinic Acid)。根據一組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學者的研究,人的小腸不能消化蘋果果膠,不過,大腸內的細菌有能耐將其消化,並轉之為丁酸鹽(Butyrate);之後,丁酸鹽能抑制癌細胞內的HDAC,從而令其自滅(Nutrition, Vol.24, pp.366-374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