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弱勢的癌


很多人都喜歡英國(前)皇妃戴安娜,那可能是源自他們對英女皇以至傳統王室一貫以來的反感;也可能因為喜歡她,見她具反叛性格遭壓迫,加上死得意外,更令她看來楚楚可憐。另一個可能性是,念及她丈夫與另一個(不及她貌美的)女子有染,為她感到不值。於是大家將她好的一面(例如不嫌棄愛滋病人)加以誇大,塑造出一個完美的偶像。如果以中國人傳統的觀念看,戴安娜並不是婦女的表率。她嫁給查理斯王子一共才十五年(1981-1996),但她自己也承認,早在1986年(第六年)已有紅杏出牆的行為發生。
無論中外,通姦總不是光彩行為。根據那位婚外情男主角一次在催眠後的公開(電視)表白,偷情其實早在1982年已開始。次子哈里是在1984年出生的,生得像她的情人更甚於丈夫,尤其是他的一頭紅髮,是王室血裔中向來沒有的。在他哥哥威廉尚未有孩子的今天,哈里是王位第三繼承人,生活在公眾注視之下,一切行為比較同齡的普通人拘束得多。例如他曾吸食大麻,在外國年輕人來說這不算什麼,但他則因而有Harry Potter(哈里波特)的綽號,因為大麻也俗稱為pot。此外,有一次他以Paki稱呼一位巴基斯坦籍的人,馬上有報章刊登出來,說他是種族主義者;他須為此而道歉。身為王室成員的生涯真不好過,每每自己作不了主,生命乃是為他人(國家國民)而活。這好比是身體中的細胞,在自己個體的生命以外,尚須顧及整個人的福祉,必須循規蹈矩;如果「亂來」,會被視為「癌」。相較起來,若屬普羅大眾的一員,自由自在,尺度寬鬆得多,也不會有很多人留心,縱是「出位」,也輕鬆平常。好有一比,單細胞的生物不會成癌:它喜歡怎樣生長都可以。
其實,若撇除「危及身體、威脅生命」這個罪不可恕的壞處,癌只屬一種頑強的生命力,在單細胞而言,甚至可視之為「進化」。就好像一位獨自經營的小販,他想怎樣做買賣便怎樣做。但一盤生意若有兩位合夥人,很難保證彼此間不會有不同的意見,分歧的最壞後果,可以是兩敗俱傷,同時也令生意做不下去。在人體的層面,癌是所有細胞的公敵;化療是兩敗俱傷之舉;萬一癌消滅不了,生命也不能延續下去。癌細胞不但別樹一幟,與「正常」細胞不合群,而且往往有能力自立門戶,與其他「志同道合」的癌細胞串通一氣,致力擺脫一切束縛。在這方面,身體其實一早已有防備,方法是用一個叫p53的蛋白質,看守着所有細胞中的遺傳物質。若p53察覺到遺傳物質有異變,便會啟動一個自滅機制,迫使有意自立門戶的癌細胞自己毁滅自己。具體的過程是,用一個叫BAD的蛋白質,在那些(已有成癌迹象)細胞的身上發功,令其中「能量工廠」(叫「粒腺體」)的外膜破裂,於是有「火花」(叫「細胞色素C」)外洩,令這些細胞再也生存不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